-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消费扶贫专项行动。行动方案要求,打通在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农畜产品滞销问题,多渠道促进贫困地区旅游服务消费,最大程度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贫困群众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积极的消费实现产销对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增收脱贫,确实是一条扶贫的好路径。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推动消费扶贫。早在2016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等15个部门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提出每年以扶贫日为时间节点,组织有关电商企业和网络平台,集中购买贫困地区土特产品。
时至今日,在政策和企业的双重支持下,全社会已经形成了消费扶贫的共识,很多贫困地区已经通过消费扶贫受了益。然而,当前一些地区在消费、流通、生产等各环节仍存在诸多痛点、难点和堵点,只有将之打通,才能彻底释放消费扶贫的政策红利,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磅礴动力。
这中间,产销对接难是困扰农产品销售的一个老问题。而在对接难背后,其实是农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信息不对称,即当生产缺乏目标性,只是“自顾自”生产时,必然会出现过剩。这就要求有关各方,除了积极帮助农民销售产出之外,还要把帮扶的关口前移,从生产环节开始介入,以“订单式”预约生产引领消费扶贫。此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农民增收,更在于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具体而言,既要在乡村积极培育农业合作组织,从而实现规模生产、壮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要打通信息堵点,将农户、农村更好地纳入市场体系,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社会消费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也利于加快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流通也是一个难题。目前,通过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提升到95%以上,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这无疑有效提升了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条件。而国内几大电商平台也逐步意识到,农产品上行已经成为扩大潜在消费的重要“战场”,打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已是迫在眉睫。
事实上,随着电商的普及,消费扶贫已成为普通的消费行为。人人可为,人人也乐为。这无疑会在扩大社会参与的同时,发动城乡居民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合力。
此外,服务消费也要跟上。一是让农民走出去,参与到复工复产之中,各地不要人为设限,而要主动作为,帮助农民工与企业顺畅对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二是要逐渐启动旅游,尤其要提升贫困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让消费者走进去。随着疫情的缓解,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旅游服务业,将会逐步升温、恢复往日的景象。
扶贫重在“扶志”“扶智”,与简单的给钱给物相比,消费扶贫有利于贫困地区形成特色产业,也有利于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假以时日,通过消费扶贫,必将会把城市与乡村紧紧连接在一起,广大贫困群众也一定能够早日稳定脱贫、增收致富,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一起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特约评论员 斯远)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