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深改之力  夯实人才之基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立德树人,在于基础。以法制化、制度化确保义务教育的核心地位,是现代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的中国,9年义务教育寄寓着最深的关切、聚集着最大的焦虑、凝聚着最多的共识;而“起跑线”上的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义务教育现状,当一分为二考量:一方面,成就举世瞩目。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9%,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占比已达92.7%,我国义务教育正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另一方面,问题仍较突出。教育理念相对滞后、评价导向不够科学、素质教育尚未有效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仍有待纾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应进行制度供给侧改革。于此而言,《意见》的出台,因时而动、因时制宜,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观。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先得找准站位。《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观之,这是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发展观: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总而言之,就是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改革与提质,已成为数轮研讨后的共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旨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而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又必会推动义务教育的全面改革。有了方向之后,便是路径选择。《意见》分列出了五张任务图:一是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二是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四是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五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新时代提高义务教育育人质量提供坚强保障。按图施工,循序渐进,中国义务教育必会加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身,迈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

  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际竞争的实质、民族梦想的根基,在于人才、源于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今细读这份《意见》,不仅彰显制度设计的善与智,更彰显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亲切关怀。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需久久为功。更直白些讲,它是一场事关全局、极为复杂、影响深远、深刻牵动各方面的教育变革。立德树人、强国固本,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具有奠基性意义;而夯实人才之基石,离不开全面深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激活之力。支持并理解这场改革、迎接并参与这场改革,我们方能迎来中国义务教育“大河奔流开新路”的壮美格局。(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网友立场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