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想象一下,为工作忙碌一上午,终于到午饭时间,本想着可以好好吃饭放松下,却忽然得到通知要继续工作,是不是会抓狂?但,这却是一些职业的常态。
近日,一段写在餐巾纸上的留言照片走红网络,上面写着:“勿动!!插管去了。”这是中科大附一院急诊一线的“90后”麻醉医生栾远航写在餐巾纸上的留言,当时他刚坐下吃了两口饭,就被通知有病人需紧急气管插管。为避免食物被浪费,他留下这张纸条,匆匆赶往急救中心。
此举引发了很多网友“共情”之感,纷纷在评论区向医护人员致敬,“做医生,太辛苦了!”“随时随地,说走就走,为他点赞”“最不经意处最感人”;同时,也有很多医护人员表示深有感触,称这是“工作常态”“工作的状态从不允许细嚼慢咽”。
对于一名医生尤其是急诊室的医生而言,这是他的工作,必须去履行。令人欣慰的是,目前那位在急救中心插管的患者已康复出院。“虽然有时会很累,不被人理解,容易被忽视,但看到患者抢救成功、挽回生命的时刻,心里还是很高兴、很有成就感的!”从栾医生的话中,我们能更直观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常态”于他不仅仅是工作,还夹带着作为一名医生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我们也有感于记者将这一鲜活案例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对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与不易产生“共情”。
记得纪录片《人间世》里有这么个片段,2018年元旦前夕,医生们脑洞大开,策划了一场cosplay秀:平日里一身白大褂的医生,变成五颜六色的卡通人物。年近60的蔡郑东医生扮成了哆啦A梦,“兜里装的都是惊喜,是给孩子们的礼物。”这部纪录片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了最真实的医患生态,将医患“共情”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维度,把珍贵又脆弱的生命直白摊开在每个人的眼前,展现出的是最极致的人性。
往深了说,人这一生都绕不开生老病死,医生和患者总会不期而遇。医生是常年站在护卫我们生命健康第一线的群体,他们是深知生命不可重来的“白衣天使”,总是在争分夺秒地挽救脆弱生命。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鲜活且暖心的案例,如哈医大一院的医生为百岁老人实行“抱式麻醉”,被网友称为冬天最温暖的“抱抱”;襄阳市中心医院医生跪地为幼儿手术,凭借娴熟的技术仅用两分钟就取出异物;敦化市医院一名医生用体温给病人暖血袋,得知在朋友圈刷屏后却说,捂血袋的事太平常了,几乎每个在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都做过这样的事……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喧闹医院里一幕幕悲喜上演的同时,如“战争”般的医闹仍存在。近些年不时曝光的那些令人寒心的医闹、伤医事件,让人觉得骇人听闻的同时还伴有消极负面的声音喧嚣尘上。那些负面案例总是带有负面情绪,而医患间的矛盾往往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首先,信任是双向的,当信任出现了危机,势必就会引发医患冲突。从职业风险上来看,医生确实是高风险职业,医生要承担的责任和发生失误的后果比其他工作要远远严重得多,有些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重性及其后果,是不可预测的,只能通过医生的经验总结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和避免;对于很多患者而言,治病需要专业技术,但由于对医学知识的匮乏和他们的弱势心理,对于用药、花销等并没有什么概念,只能靠医生来诊断,这就完全要取决于医生的专业判断。其次,就像古人说的,隔行如隔山。如果作为患者只想到医生的失职和责任缺失,甚至简单地认为他们失去健康是医生造成的,负面情绪就极容易被引爆;而在医疗行为中拥有主动权的医生,在面对汹涌的舆情压力时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如白岩松在谈及医患关系时说的,当你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给予你的会更多;当你一开始就带着怀疑的眼神时,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对医生来说,在复杂多变的疾病面前,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同样重要,如何去快速跟患者建立沟通和信任、耐心对待患者是一门需要下功夫的学问;对患者来说,也要体谅医生的不易与压力,主动敞开沟通的渠道,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信任,也能助推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
正所谓,感同身受也是一种“共情”。患者都希望自己遇到的医生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并且“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进行100%的努力”,而不希望遇到一个畏首畏尾,不敢冒一点风险,“没有100%的把握就不敢轻举妄动”的医生。作为患者更应该明白,医学是一门无止境的学科,发展至今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在病魔面前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
毕竟,医患之间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央视网评论员 张筱宇)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