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硬核:“五通”让丝路朋友圈越扩越大

特约专家翟崑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六年多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发展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受到国内外持续关注,收获越来越多认同感。

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助推器。“五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硬核”,呈现共同发展、相辅相成、内外联动、长期坚持、可调节等特点,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框架、合作内容和评估指标。

六年来,通过“五通”,“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寻找同各方利益的契合点和发展最大公约数,促进全球经济的开放与发展,推动共建国家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共享成果。2013年—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中国外贸的整体增速,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同期,中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截至目前,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300亿美元,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带动东道国就业近30万人。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源于“五通”合作的持续推进。政策沟通为“五通”建设从顶层提供保障,让中国方案走向国际共识;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在项目引领下为“五通”建设提供支撑,构建软、硬互联互通格局,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创新全球经济治理;资金融通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支持;民心相通为其提供社会基础,推动形成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的交往局面,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民意基础。

尽管“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但依然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据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五通”指数研究课题组自2016年起连续三年发布的《“一带一路”五通指数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建设整体向好,但仍存在提升空间;“一带一路”建设的差异化发展明显,依次为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各国与中国的“五通”联通程度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趋势,得分极高和极低的国家较少,多数国家处于中等水平。由此,需要我们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石,加强“五通”政策的体系化。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五通”纵深协同发展。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强化“五通”的内外融通。以“五通”指数为基础,建立国家级权威的“五通”评估体系。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希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凝聚更多合作共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征程。(作者翟崑系北京大学“一带一路”大数据创新实验室课题组教授

网友立场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