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4月8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国土绿化是我国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
国土绿化的意义,既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也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上。
从自然角度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之“肺”。森林不仅是空气净化物,也是天然制氧厂,不仅能减少地面增温,更能改善小气候。此外,森林还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可以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有除尘和过滤污水的作用。
从经济社会角度看,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森林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富民工程的重要途径。森林还有防疫作用,是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丰富的森林资源、美丽的花卉景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良好生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
游客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游玩(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优良传统。中华先贤先哲,就把茂盛的森林看作国势兴旺的标志,把种树作为治国安邦之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著名论断,所揭示的道理正在于此。
总之,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我国植树造林改变了世界绿色版图
今年是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4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的植树造林改变了世界绿色版图。201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0-2017年,地球新增绿叶面积(植物叶片总面积)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逊雨林,中国的绿叶净增长面积达135.1万平方公里,居全球首位,几乎相当于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绿叶净增长面积的总和,约占全球绿叶净增长面积的四分之一,其贡献42%来自于植树造林。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树多了,沙尘暴少了,这不仅有数据证明,也为人们所直接察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成就。2018年全国共完成造林707.4万公顷,森林抚育851.9万公顷,治理退化草原666万公顷以上。至此,我国人工造林达11.8亿亩,是全世界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
微观上的案例数不胜数。无论是库布其沙漠变绿洲、重现千年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图景,还是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如今已水草丰沛、森林茂密、四季如画,都表明:我国的植树造林重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论。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需要全民动手
成就面前,我们也要意识到,我国生态欠账依然很大,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仍是一个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面对人民群众需求从“要温饱”到“要环保”的转变,我们必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重要任务,让山川秀美,让河水清澈,让蓝天绿地交相辉映。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森林管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爱树植树护树,发展绿色经济,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使其成为自然的精华和美丽的地标,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绿色为本,努力为大地铺绿、为人居环境增绿,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应加快荒山绿化,为祖国大地披上绿装;应加快城乡绿化,通过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见景,享受绿色之美;应加快各类道路的绿化,让公路线、铁路线变成绿化线、风景线;应加快矿区植被恢复,让越来越多的矿区变成绿色矿区、生态矿区、美丽矿区。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切实推进国土绿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早日建成。(作者周宏春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