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千帆竞渡,万木争春。
2019年的全国两会,在友谊宾馆、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在京西宾馆等会场,有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响彻神州:“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做好退役军人安置、伤病残军人移交、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六下团组”,心之所系、情之所钟,桩桩件件、林林总总,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民生冷暖大计。话语虽铿锵有力,但语义却让人如沐春风,聚焦治国理政之大事,牵挂柴米油盐之琐细——动情处,让人倍受鼓舞;坚毅处,叫人信心满满;严谨处,让人心有肃然。俗话说“言为心声”,总书记“六下团组”重要讲话的背后,是“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的昭然初心。
这是以民为本的暖暖春风。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在福建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说到底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仁政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是发展兴国的滚滚东风。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河南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强调,“十三五”规划是实现2020年目标任务的收官规划,能不能收好官十分重要。宏观发展理念也好,微观发展路线也罢,总书记下团组几乎都谈到发展的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发展篇章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这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是把握中国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有网友总结了2013年至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6次“下团组”,和代表委员亲切交流、共商国是,讲话涉及科技创新、脱贫攻坚、深化改革、作风建设等。2019年的“六下团组”,若说有不一般之处,除了讲话内容各有侧重之外,最重要的是,总书记多次强调了两个关键性时间节点:一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文艺界、社科届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用“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来描述这70年;他在福建团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在河南团,习近平提出,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在福建团,他要求福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如果说“70周年”是不忘初心,那么“收官之年”则是逐梦前行。
心里有暖,眼里有光;心中有人民,眼里有前程。“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六下团组”似春风里的战鼓、似征程里的东风,让奋斗者有力,让筑梦者笃行!(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央视网 2020年10月4日
央视网 2020年10月1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30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8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
央视网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