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念好“真”字经,写好“实”字文

特约评论员秦华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就进一步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中央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时间紧迫,“正是最吃劲的时候”。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在“真”上下功夫、写好“实”字文章、补齐“作风”短板。

  在“真”上下功夫。脱贫攻坚,贵在一个“真”字。在贫困群众识别方面,绝不能出现开着豪车吃低保的怪现象。当然,脱贫也必须是真脱贫,绝不能脱贫后再返贫。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和群众拉家常、向群众掏心窝,用真情真心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努力探求符合当地实际、有市场前景的脱贫致富之道,切切实实提高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写好“实”字文章。脱贫攻坚不能搞花拳绣腿,也不能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搞数字游戏。若“政策挂在墙上、成绩写在表上、干部住在镇上”,全面小康只会沦为“水中花”、“镜中月”。当然,也必须避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在脱贫标准上绝不允许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补齐“作风”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事实上,若任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脱贫攻坚效果将大打折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最后时刻,必须响鼓重锤,努力补齐作风建设这块短板。党员干部应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韧劲,用绣花之功、攻坚之勇来做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以辛勤的汗水换贫困群众幸福的笑颜。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展望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的目标。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但脱贫攻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再难也得往前推进。让我们尽锐出战、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特约评论员 秦华)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