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中秋,让优秀传统文化香飘神州大地

特约评论员于孟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从嫦娥奔月的故事到团圆赏月的习俗,尽皆浓缩着深远的民族文化,饱含着博大的精神情怀。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是中秋节的固有习俗。“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团圆圆。清风满月丹桂飘香,人圆事圆合家团圆。在皎洁的月光下,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葡萄等时令水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这本身就是在传承中秋节传统文化,是一种团圆的甜蜜。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中国人都有着恒久不变的中秋情结,更有着扣动心弦的家国情怀。中秋团圆,就越来越成为皓月当空下对家族文化的濡染、对家国情怀的致敬。事实上,中秋连着国庆,每逢此刻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会发出同一个声音:同声祝愿祖国昌盛美好。这既是融进血液的家国情怀,也是铭心刻骨的文化传承,推动着民族复兴在矢志奋斗中不断变为现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传统文化离不开溯本求源,需要我们从环环相扣的文化链条中继承最本真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汉族“摸秋”,湖南侗族“偷月亮菜”,傣族“拜月”,苗族“跳月”,台湾高山族“托球舞”……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就异趣纷呈,也已经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中秋节的文化多样性。这既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文化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秋即将来临,以富有文化韵味的方式过节,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当然,“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皓月当空、饼香四溢、亲人团聚的时刻,中秋佳节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韵味也激励着13亿多炎黄儿女在筑梦中国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作者于孟晨为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