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理上网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人才培养

评论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8年06月04日 11: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指明了方向。

  尊重科学知识和尊重科学人才,特别是创造尊重科学知识与科学人才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保证。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也一再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实现科技进步的核心在于对科学和科学人才的尊重。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人才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要“推出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但,科技领域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以此,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他多次提到“创新”,例如“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等,但同时明确指出“科技史都证明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既包括适当的物质条件,同样包括容忍“犯错”和“质疑”的精神条件。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外部环境,才能实现真正的快速的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

  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从历史上看,但凡注重人才培养,注重科学进步的国家,无不获得了技术与社会领域突飞猛进的进步。相反,反对科学,反对科学精神的国家无不长久沉陷于迷信与落后之中。过去中国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科学和科学人才的忽视。现在的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同样源于对科学的重视和持续投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对科学研发进行了高强度持续投入。在2002至2016年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在世界排名中稳步快速提升,2002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投入国家,且与美国的差距快速缩小。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15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高达4090亿美元。对研发投入的持续高度重视是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快速进步的根本推动力。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随着全球化不断扩展加深,技术扩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这给全世界的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个人可以利用技术扩散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另外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更加广泛和固化。尽管在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已经摒弃了过去纯粹的竞争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关系,但是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国家无疑在这种竞合关系中天然享有更多的优势。所以,不断实现技术升级换代,不断提高本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条当中的位置,是一个国家掌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就越发凸显出培育合格的科技人才和科学氛围的重要性!借用一句非常知名的电影台词:“带来混乱的不是知识,而是无知。”所以,我们要在全社会培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创新发展,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者梁亚滨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编辑:李雪菲 责任编辑:张雷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