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米》感动万千读者,真实的故事最难得

特约评论员黄帅

1

  最近几天,飞花(作者笔名)的短篇小说《卖米》在网上火了,大量网友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转发这篇作品。感人的文章得到读者关注和评论并不是个别稀罕事,但《卖米》成为“爆款文”并不寻常。

  《卖米》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其一,《卖米》是一篇发表于14年前的旧文。2004年6月,《当代》杂志刊登了这篇作品。其二,从文学专业角度看,《卖米》是一篇地道的纯文学作品,不是那种充满噱头和吸睛元素的网文或通俗文学。纯文学作品能火,实属罕见。其三,《卖米》的作者是北大学生张培祥,这位才女出生于湖南农村,依靠个人奋斗考上北大,热爱生活而且从来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最终却因患白血病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

  据《当代》杂志官微发布消息称,当时《卖米》的编辑如此表达阅读体验:“我是带着一点悲伤看完《卖米》的,飞花一开始就说,这不是小说,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但面对现实的苦难,这个年纪轻轻的作者,态度是朴实的,从容的,甚至是面带微笑的,平淡中有一种只有经典的现实主义才有的力量。如果飞花活着,那将有多少期待啊”。

  《卖米》能在浮躁的网络世界里感动万千读者,恰恰就在于它的朴实无华,更在于它透露出直面现实苦难而不屈服的勇气和信心。纵观近百年的文学史,最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未必是声泪俱下的控诉之言,更不是表面上唱唱高调、“装作很坚强”的浮夸之作,而是能在苦难中看到爱与勇气的力量,能用一种平淡而豁达的情感对待苦痛和伤痕的叙述。用日常生活里的温情和简单,来消解巨大的伤痛——并不是没有悲剧感,而是不去直接宣泄和控诉,这样反而能留下更真挚而持久的情感,能给人更真实的感染力。

  质朴的情感和简单的叙述,是《卖米》最独特的文风。但是,我们要看到,不同读者在阅读和评论《卖米》时的情感立场是不同的,有人的代入感是“在场式”的,有人则可能出于一种复杂的好奇心理。文学理论里的接受理论告诉我们,不同读者看到同一篇文章,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受到自身体验和阅历影响力而作出判断。

  同理,没有底层苦难经历的读者,很难能对《卖米》的故事感同身受,他们更大程度上,是在接受《卖米》传达出的朴素情感。至于其中的苦难他们未必会理解。而真正和飞花一样,从底层奋斗并能用感恩眼光看待过去的读者,则能从文中获得一种精神慰藉的力量——或许,自己永远无法告别往事的伤痛,但起码可以把它当成前进的动力和人生幸福的另一面镜像。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传,《卖米》引发的热评可能会逐渐沉寂下去。毕竟,互联网世界永远不缺乏新话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位北大才女的作品,要知道,真实的故事最具备震撼人心的力量,而直面现实苦痛且拒绝遗忘的思路,始终能给人以继续前行的勇气。(特约评论员 黄帅)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