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迫降成功”:点赞英雄更须彻查隐患

特约评论员欧阳晨雨

  1

  这是一位英雄的机长,一个英雄的机组,在3万英尺的高空,他们共同演绎了一幕力挽狂澜、战胜死神的脱险奇迹。

  据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官方通报,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川航的出色表现得到网友一片点赞。

  眼前的这份官方通报,虽说如实介绍了迫降脱险的经过,却不能呈现最为真实的险情。“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轰’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作为业内人士,或对飞行常识有一定了解的人,大家都很清楚,一旦遇到这样的高空险情,对于机组和全体乘客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Cineflix公司制作的灾难纪录片《空中浩劫》中,曾例举了形形色色的空难事故,不乏高空失压导致的航班悲剧,“幽灵飞机”事件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起。2005年8月14日,一架塞浦路斯太阳神航空的波音737-300客机,在雅典东北方的一座山脉坠毁,机上115名乘客及6名机组成员全部罹难。之所以导致这场悲剧,就是因为高空机舱气压骤减造成“缺氧”,让包括机长在内的机组人员失去意识,飞机也化作了一个“冰冻的飞行棺材”。

  3U8633航班之所以化险为夷,应归功于机组成员的过硬技术,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高空险情发生后,“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大多数无线电失灵”,“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作为退役空军飞行学院教官的机长,不仅“发出了7700的指令”,而且凭借驾驶经验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依靠目视水平仪正确操作,被网友称赞为中国的“萨利机长”,可谓名副其实。当然,搭建乘客安全返航的生命通道,也离不开机组其他成员的积极协作、民航各保障单位的密切配合,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的英雄。

  如今,航班迫降成功,让万千国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但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还不能止步于此。历史经验表明,空中浩劫的原因,多数还是“人为事故”。与这次事件相似,1990年英国航空一架空中客车A319客机,在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拉加途中,也险些机毁人亡。事后调查发现,之所以出现座舱快速(慢速)释压状况,是因为飞机在事发前一天刚刚检修过风挡,机务用了错误型号的螺栓固定风挡,导致在巡航时无法承受压力差迸裂。据悉,这次事发后,民航西南局、四川监管局已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飞机驾驶舱的前挡风玻璃,究竟因为“天灾”,还是因为“人祸”,需要认真调查清楚,因为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也由不得丝毫敷衍。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需要英雄的力量,也要感恩英雄的牺牲和奉献,把人民的生命高高举过头顶;我们也要“亡羊补牢”“未雨绸缪”,把苗头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某种程度而言,没有“英雄用武之地”,才是最大的安全。(特约评论员 欧阳晨雨)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