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曝光不是环境治理的“万金油”

特约评论员李勤余

  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灌河口三个化工园区(燕尾港、堆沟港和陈家港)环境污染问题被曝光,“排污!恶臭!爆炸!连云港灌云县多家化工企业无法无天!”“海水像酱油”,场面触目惊心。

  环境保护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政府动作频频,各项政策陆续出台,治理环境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可是,连云港的污染现状却在治理上停滞不前,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2017年11月26日,当地村民就曾向环保部门举报违法排污。再向前追溯,2016年11月15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曾向江苏省反馈督察情况,指出连云港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违法排污问题突出,周边地表水污染严重。更让人忧心的是,由于污染型企业缺乏监管,企业安全事故频发。2017年12月9日,灌南化工园区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号车间内发生爆炸,爆炸引发临近六号车间局部坍塌,造成10死1伤。

  可见,环境污染问题于当地而言一点也不新鲜,甚至算得上老生常谈,却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如今污染问题被曝光后,江苏省环保部迅速成立专案组赶赴连云港,“要求连云港市对曝光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全面查处,严肃追究不作为和失职渎职人员的责任,涉嫌环境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两厢比较,反差之强烈不言自明。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没有媒体的监督和曝光,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就失去了积极行动的动力?污染现象如此严重,相关职能部门竟离不开媒体的提醒和帮助?显然,不作为才是掩藏在表象下的真问题。

  当然,媒体也绝非万能。不久前,山西省洪洞县民众同样举报该县三维集团违规倾倒工业废渣,大量污染农田。记者前往调查,谁知遭到了村干部的阻拦,并被强行要求搜身。污染企业运用非法暴力手段阻挠记者采访的事件也并不鲜见。今年1月25日,河北电视台内参组两名记者暗访曲周县一企业排污时,遭多人围殴,摄像器材、个人手机、钱包被抢;其中一记者还被施暴者捆绑,并被恐吓扔水井淹死。涉事人员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记者的正当权益也应受到尊重,这是舆论场上的共识。但上述事件也充分证明,想要靠媒体和记者来阻止污染企业的不法行为,显然是杯水车薪、力有不逮。

  在污染企业周围的村民若进行举报,动辄受到口头警告乃至拳脚相加。如此一来,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致使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历经媒体多次曝光,环保专项督察,污染的情况反而愈演愈烈。这里面有太多个为什么,亟待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尽快给出答案。如果该尽到监管责任的职能部门两手一摊,对污染问题放任自流,那么再敬业、再积极的媒体也不可能取而代之。

  污染问题不只是环境保护问题。在污染背后,可能存在着利益勾结、腐败堕落、政德失范等一连串问题。一旦这些关系未被理顺,渎职不作为的官员未被清除,不仅将妨害环境治理工作,更有可能对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在媒体的曝光和积极推动下,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亡羊补牢,但愿为时未晚。唯有化被动为主动、改懒政为勤政,才能让此类曝光少一些,再少一些。(特约评论员李勤余)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