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遵循

特约专家张茂荣

  4月15日,我国迎来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四周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新时代,我国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国家安全形势严峻。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重大挑战。我国不仅依然面临着政治、军事、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台独”、“藏独”等分裂势力的存在,加之周边地区存在一系列复杂敏感的历史、领土、领海纠纷,我国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崛起步伐的加快,美国对我国的遏制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大国博弈风险进一步加剧,我国面临“修昔底德陷阱”的严峻考验。

  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互动增强,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特点。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境内外人员和信息流动大增,一些国内问题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为国际问题,一些国际问题传导到国内也可能诱发社会稳定问题,维护国家安全的复杂性增大。

  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的安全问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能源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上升。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保护与利用、海上通道安全、信息安全、海外重要资源产地安全,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生命财产安全等面临的威胁,也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维护国家安全,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一个时期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出了精辟论述。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在治理实践上,就是推进国家安全总体治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是国家安全各领域、各要素、各层面统筹治理,创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因此,维护国家安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它也不仅仅是专门机关的任务,而是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义务和职责。

  国家安全归根到底是人的安全。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了国家安全,既能保护国家利益,也能保护个体利益,而一旦国家安全受损,公民个人就有可能付出巨大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国家安全,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为此,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发挥每个公民的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维护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当前,要大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培养和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忧患意识和气节意识。为提升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我国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今后,应进一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全体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发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观能动性。(作者张茂荣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