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学霸弑师案,拷问的不止是心理教育缺位

特约评论员王言虎

  11月12日,湖南沅江某重点中学发生一起弑师案,47岁的班主任鲍某在办公室被所带班级的尖子生罗某杰刺26刀,在送医路上身亡。根据湖南省沅江市通报,这起案件系因两人在办公室发生争执。在此之前,罗某杰曾对鲍某布置的作业产生抗拒。

  学生弑师这类事件个中教训值得反思。尤其是,与以往所谓“差生”弑师事件相比,这次刺死班主任鲍某的,是他们班上的第一名,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强烈的反差对比之下,舆论场被点燃。

  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事实拼图:罗某杰成绩优异,但性格“有些孤僻,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朋友”,某位老师评价他的性格时用了“孤傲”;学校是湖南省重点中学,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月放两天假,每周有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罗某杰所在的班级,是该校“清北班”,班级学生被寄予厚望。

  简言之,这所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而罗某杰的性格似乎也并不开朗。两个因素,与这起弑师案有没有关系?

  我们当然要承认,这是一起极端个案,现在也很难将应试教育的压力、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与罗某杰弑师关联起来——事实上,一个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天性、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犯了错,其中的教育责任划分实难界定。但我们所知道的常识是,在一个长期封闭压抑的环境下,学生若没有一个压力宣泄渠道,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甚而做出种种非理性举动。不管罗某杰弑师是否因为过于压抑,封闭环境难以塑造健全人格,这是事实。但如果,学校开展了常规的心理辅导课并确实起到实际作用的话,罗某杰还会不会刺死班主任?试问,教育除了对学生成绩的培养,对学生的心理评估是否也应有体系?

  此案中的鲍老师曾经获得过益阳市优秀班主任称号,罗某杰的成绩一直稳居前列。原本应该是双赢的一对师生,最终却一个失去生命、一个断送前程。教育的本质,除了升学率之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无论如何,给肩负巨大升学压力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减压,多施诸温和理性的教育方式,是每个中学无法忽视的责任。

  然而网上检索发现,自从2013年学校唯一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调动后,因为地处偏远乡镇,学校甚至连普通老师都招不到。学校已经很多年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了。

  人性是复杂的,但人性也可以被救济。即便我们看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都开设了心理辅导课,但还是要强调,开设心理辅导课不应徒有形式,关键在于其是否真正采用了实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减压,促进其心理健康。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有面子无里子,如此心理辅导课,不要也罢。(特约评论员 王言虎)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