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能少】精准扶贫理念的中国实践和国际价值

特约专家黄承伟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作出重要论述,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本质特征,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有政策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要求,为扶贫工作方式转变提供了方向和着力点;“五个一批”是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现路径,为脱贫攻坚指明了重点任务;解决“四个问题”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的,是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建构等顶层设计及基层落实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通过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好“四个问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门以“精准”为要义,开展建档立卡、强化驻村帮扶、坚持分类施策、聚焦重点区域、加大扶贫投入、管好用好资金、加强考核评估、规范贫困退出,打出政策组合拳,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使精准扶贫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准扶贫四年来,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完成覆盖率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投资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状况都有较大提升。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91万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6年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平是2012年的1.5倍。2013-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吃饭穿衣支出占比下降。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传统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步提高。贫困地区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通宽带及村内主干道路面经过硬化处理的自然村比重均明显提高,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力度加大,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比2012年提高7.0个百分点,针对贫困人口的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危房改造累计解决了2000万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精准扶贫的深入实施,基本建立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解决的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完善。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为中央决策打下了基础,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全国共选派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选派19.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突出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劳务输出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探索生态保护脱贫,开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政策有效衔接等,不断完善了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的精准扶持体系,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规定贫困县、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奠定了确保脱贫质量的制度基础,解决了“怎么退”的问题。体制机制的建立,将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得以实现。

  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脱贫攻坚战,产生了多重深远影响。一是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贫困群众办实事,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二是不断激发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全党全国全社会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使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断焕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不断积累。三是在实战中培养锤炼了一大批干部和人才。干部作风转变和人才积累,成为提升农村贫困治理水平,推动农村实现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文化传统得到弘扬,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得到强化,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凝聚了党心民心。

  精准扶贫理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四年的实践成效表明,制度设计的“硬杠杠”,各个环节的严把关,是精准脱贫取得重大成效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在发展中国家中贡献了最大份额的减贫人口。做到“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实施“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解决“四个问题”的根本目的,三者之间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贫困治理的科学体系,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推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全面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不断创新完善提高扶贫资金精准度和有效性的保障体系、多途径促进产业发展、全面动员干部等一系列堪称“精准”的政策举措,体现着高水平的治理艺术,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

  精准扶贫的伟大成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四年前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的巨大国际减贫价值。一是以实施综合性扶贫策略回应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复杂化和艰巨性。精准扶贫以扶贫对象需求为导向、分类施策,采取有针对性扶贫措施,使扶贫资源供给与扶贫对象需求有效衔接,扶贫的综合性与精准度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脱贫的综合性需求。二是发挥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以回应全球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我国政府主导了贫困瞄准、贫困干预、脱贫成效评估等减贫全过程,通过“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机制,提升了政府扶贫的整体效能,激发了强大的扶贫动能,构筑起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格局。三是我国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有效解决了贫困瞄准的世界难题。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引领下,我国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减贫治理体系,不仅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将为全球更有效地进行减贫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作者黄承伟系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