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遭“冷遇” 还得正反两面看

央视网评论员杨沫

  近日,有媒体披露国内的“海归”在就业市场上正经受着“冷遇”的情况,据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留学回国人员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另外,专业不对口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同样明显。

  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归”总能吸引住人们羡慕的眼光。喝过“洋墨水”、领略过“全球视野”,“留学镀金”归来的他们总是自带光环,很难为找不到理想满意的工作发愁。

  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内大规模“海归潮”的出现,很多回国就业的留学生待遇与预期相比差距不小。有的为了一份不高不低的工作“跑断腿”,还有很多与国内大学毕业生待遇几乎同等,甚至有的岗位上他们的竞争力远不如国内毕业的大学生。面对此情此景,学成归来满怀期待“海归”们失落、失望不少。

  为何“海归”不再成为就业市场里的“香饽饽”了呢?总结一下,原因不外乎几个:一是“海归”与日俱增,“物以稀为贵”的阶段已过去,社会和用人单位不再迷恋“海归”这个标签。有数据统计显示,仅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达到了54.45万人;二是企业用人已从看“身份”时代迈向重“价值”时代。面对大量的“海归”,如今用人单位已不再单纯地被“镀金”的外表吸引,反而多了几分慎重和理性,更加注重真才实学以及与岗位的“匹配度”;还有一点,也是重要一点。在大量回归的留学生中,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取得“真经”。正如一名人力资源经理所言:“我遇到的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很松散,理论知识都学不扎实,修满学分一年两年就毕业,最符合公司需求的只有语言了。”

  花掉不菲的学费,希望回国能实现“高投入高回报”的“海归”,如今看来,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可以说,在人才济济的今天,“海归”这个身份标签已不再是就业市场里的金字招牌,这其实也说明了就业市场正趋向成熟和理性。不管是国内文凭还是洋文凭,在这张“纸”的背后,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在岗位中能体现出的价值及适应岗位的能力。

  但是,“海归”即使遭“冷遇”,我们也不该冷嘲热讽,更不能否认出国留学的莫大益处。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不仅能开阔眼界,还能锻炼培养自己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现实中更不乏海外留学归来拥有一番大事业的人才。“海归”遭“冷遇”,对于准备出国和正在海外深造的学子算是一次提醒,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下,出国深造切莫放飞自我、虚度时光,还须扎实学到一身“真功夫”,回来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