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后厨防线,“海底捞们”才能走更远

特约评论员李松林

  针对“老鼠出入食品柜、火锅漏勺掏下水道”事件,海底捞火锅25日晚再发通报回应。回应包括,两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全面彻查,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屋顶、下水道等卫生死角排查鼠患;组织所有门店立即排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公司总经理等6名高管是责任人;涉事停业的两家门店的干部和职工无需恐慌,只需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该类事件的发生,更多的是公司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等。

  短短一天,餐饮标杆海底捞的“神话”就被戳破,这着实让人震惊。作为一家以优质服务和严苛标准闻名的餐饮企业,竟然被媒体曝出这么多后厨乱象,面子和里子“两张皮”,简直让人难以和“海底捞”三字相联系。好在,海底捞的通报直面问题,回应得有板有眼,高层也勇担责任,对员工有理有情,危机公关颇具“海底捞”水平。

  当然,网络时代,具备良好的危机公关能力,本就是大型企业的生存技能之一。通报内容说得再漂亮,暴露的问题还是要正视,问责整改的步子依然不能停。唯有从此刻起,以最大的诚意和行动改变后厨乱象,海底捞才能真正挽回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具体到此次丑闻而言,在公众目力所及的整改措施之外,仍有一些疑窦待解。比如,类似乱象究竟是偶然发生的,还是长期存在的?有此乱象的,到底是海底捞的个别店面,还是普遍性问题?护佑好食客“舌尖上的安全”,除了企业严加自律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当怎么做?相信,随着海底捞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以上问题有望寻到答案。

  真正的难点在于,食安问题具有较强的偶发性、隐蔽性和长期性。保障食品的卫生与安全,是一场长跑而不是冲刺。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治理?

  对于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来说,想要监督相对封闭和不透明的餐饮企业后厨,个中难度可想而知。因此,除了严格执法检查活动,切实落实现有食安法条之外,我们更期待政府部门在传统的罚款、通报等处理方式外,建立问题企业的“黑名单”制度、企业食安信用等级考评制度等,以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在此背景下,也需要因时因地推进“透明厨房”,将餐饮后厨里的一丝一毫、一举一动,都置于“阳光”状态。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将后厨乱象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逐渐恢复公众对于“海底捞们”的信心。

  如今,随着“指尖生活”和“外卖时代”的到来,国内餐饮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之间的竞合、并购与重组,也时常见诸报端。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企业在摊子越铺越大、名声越来越响、人气越来越旺的同时,仍能兼顾质量标准和安全操作规范。以“猴子掰包谷”的模式经营企业,能打造出一流的品牌、百年的老店吗?

  温馨提示“海底捞们”,别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前厅服务要做好,后厨“防线”更应筑牢。没了后厨这道内在“防线”,面子再出彩,“海底捞们”也难以走远。期待海底捞做得比说得好,整改有效。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