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陪游收费,名校游是情怀还是新兴业态?

央视网评论员刘波

  一直以来名校游就吸引着许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面对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北大、清华曾一同亮出了“限客令”,然而并没有挡住人们参观名校的热情。近日来继黄牛带客进门、快递车藏人进校园之后……又有人发现了北大清华排队参观的“新商机”,“状元”陪游,一小时200元,网上公然作为商品售卖。

  状元收费作导游,商机下情怀是否变味儿?

  作为学子们向往的理想殿堂,名校是神一样的存在。所以每年假期,以“提高自身素质,感受名校文化氛围,增添考名校的动力”等为名的“名校游”,似乎对中学生、高中生及其父母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与名校挂钩的活动也越来越受全国各地学生们青睐。很多家长更是愿意送孩子们走进名校,接受人文与学术氛围的熏陶,激励孩子好好学习。而在这样的名校游活动中,自带光环的名校状元能够出来做导游,凭借其现身说法,自然有着极强的说服力,这也使得一些商家把他们作为新的商机投放到了市场,然而当这些“状元们”联手商家领游客入园以挣取报酬,则无疑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让人难免觉得在情怀之外,有着一种欲说还休的无奈。

  名校游成到此一游,意义和价值何在?

  近年来,经过笔者多次观察,发现所谓的名校游,几乎都是以“观光、感受”为主,更准确地说就是加了豪华噱头的“到此一游”。一趟以求学为名的夏令营,能学到多少东西,实在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有教育专家曾指出,向往名校,追求高质量的受教育平台,对每个怀揣上进心的学生来说都无可厚非。名校之所以称之为名校,不仅仅校园内有风景名胜,独特的可观、可游的“秀丽山水”,更重要的是,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学术氛围,其“大学精神”才是游名校要感知的、去“游历”的,而不是快餐式的旅游观光。

  如果家长和学生只是把参观和游玩作为一次体验尚可,真想要从中获取多少看得见的效果,这样的名校游显然是不够的。当各式夏令营打着“游名校”的幌子漫天要价时,学生们真的能从中得到知识的提升,还是流于形式的浮华?当名校游越来越成为风尚,当夏令营的价格越来越走向“精英”,学生们花钱从大学里获得的“精神”,已经被商家有意无意地剥离了。大学内在的本质不是短短几天就能体味的,更不是花钱可以买到的。

  名校游成“新常态”,该如何应对?

  首先,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面对游客的需求,名校游一禁了之、名校把游客全都拒之门外,显然不是上策。大学精神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中就蕴含着“对外开放”,而且,发挥高校的科技、教育、文化优势,积极、主动、义务地面向公众开放,以促进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这本身就是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社会责任。相比于国外一些大学校园自然地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国内高校开放的程度和广度显然是不够的。

  当然,名校开放校园游也不应是无限制的,更不应该发展为一些人和机构谋取利益的工具,对于校园游,学校不管置身其中,还是置身事外,都不能撒手不管,因为校园游一旦和校园发生了联系,必然会影响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毕竟,守护学生的学习宁静感,让他们安静读书,同样是高校的责任。但这不光需要高校的努力,同样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校方该做的是加强时间上的限制和配套服务的管理,游客则要保持应有的素质和修养,不做校园里不文明的“闹客”和只带相机不带大脑的“过客”。

  真正成功的名校游,应该是一种行走中的素质教育,是孩子们的一次精彩的人生体验。深入到课堂,聆听一次大师们的教诲,或者是到校园里和那些静静读书的学子轻声交流一下心得,或是参与一下名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看看他们的学校是如何在社会的课堂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一定会比在校园里走马观花的收获要大得多。也许,点滴的触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