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四任高管被查,“塌方”腐败的根源在哪?

特约评论员卞离石

  据报道,日前,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总经理,中石化集团原党组成员、中石化股份公司原高级副总裁蔡希有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在“打虎”常态化的今天,部级干部蔡希有的落马,也许并不是什么大新闻,但如果拉长“镜头”,把他和之前落马的中石化三任总经理陈同海、苏树林、王天普放在一起,则令人感慨:原来又是“塌方式腐败”,又是反腐“一窝端”。

  回看蔡希有成长的历程,2014年8月出任中化集团总裁,之前的经历大部分是在中石化。诚然,去年中央在巡视中化集团时,称企业领导人员借合资合作之机内外勾结、输送利益,违规干预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帮助配偶、亲属经商谋利等问题时有发生,腐败风险较大,但蔡的问题,恐怕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中石化时留下的“老底”。

  一个单位,如果仅是个别官员因腐败问题被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入个案,按照常规程序作出处理,但连续4名高管被查,如此高发的腐败频率,已不能用“偶然”来搪塞。在这种极不寻常的现象背后,必定有着权力制衡、管理规范等方面的“顽疾痼弊”,需要跳出个案的窠臼来“刮骨疗毒”。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塌方式腐败”说明,中石化等国有企业“油水”太多,让一些人实在收不住手。诚然,利益的巨大诱惑,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但是否腐败的“开关”,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现实中,一些人落马了,但更多的人还在坚守“底线”,利益不是某些人为自己的无耻堕落开脱的“挡箭牌”。

  其实,真正值得警醒的,仍是不受约束的权力。据有关报道,蔡希有很勤奋,且具有现代经营头脑,当年中石化炼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发售H股,他是推动在港上市的操盘手之一。与蔡相似,陈同海、苏树林、王天普等人也都不简单,如果没有出类拔萃的能力、高人一等的贡献,又怎能当上部级央企的掌门人呢?

  关键还是在权力制约上出了问题。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对于陈同海、苏树林、王天普、蔡希有之类高管,权力如果没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其掌舵的领域就是独立王国,其自身就是最高主宰。“牛栏”关不住权力这只“猫”,为预防握有权力的人肆意妄为地越权、弄权、滥权,直至走向违纪犯罪的危险边缘,就要换“牛栏”为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当一起高管腐败案件发生后,为什么还有“接二连三”者,最后演变成“塌方式腐败”的局面?一方面,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严峻复杂,腐败窝案往往盘根错节,沿着“打虎拍蝇”个案中获取的线索“顺藤摸瓜”,也很难查出所有涉案的人和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反腐正风的制度设计上,约束权力的“笼子”还需扎得更紧、更密,让一些心怀不正之风的公务人员、国企管理人员不敢结党营私,不能任性而为。

  中石化四名高管落马,无疑是“打虎拍蝇”的又一重要战果。然而,反腐正风,永远在路上,在继续亮出反腐利剑、彻底涤荡腐败分子的同时,更需健全党内监督和反腐倡廉制度。如此“破立并举”,才能减少“塌方式腐败”,真正夺取反腐这场斗争的胜利,才能构建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