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文凭论英雄”才是根除虚假大学的良方

央视网评论员陈千里

近日,各地高考成绩相继出炉,随着高考填报志愿,一些虚假大学又开始蠢蠢欲动。

虚假大学往往拥有一个形似正规大学的网站,没有办学资质、没有校址和师资力量,只凭借一个虚假的网页或三寸不烂之舌欺骗学生和家长。这些根本不存在的“大学”主要通过卖假文凭牟利,其目标瞄准高考落榜生作为诈骗对象,先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考生信息,拿到考生名单,之后再大量群发短信或所谓的录取通知,坐等上钩的人。由于成本极低,哪怕只有极少比例的人上当受骗,利润也非常可观。尤其对于农村孩子而言,信息相对闭塞,对于形形色色的大学,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上套。

其实,虚假大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凭空捏造出来的大学名字甚至被多次滥用,更换网络域名成本极低。教育部数次曝光、警示虚假大学,却因为没有执法权,难以做到根除。学校虚假网页应由网信部门管理,涉及诈骗和刑事犯罪的情况应由公安和司法部门管理,涉及公司超范围经营或虚假宣传的情况应由工商部门管理……网络时代的犯罪,往往都具有立体交叉的特点,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应主动出击,形成打击合力,才能彻底清除。无论该谁管,都不应当寄希望于学生和家长炼就火眼金睛,更不能让孩子们自求多福。

虚假大学猖狂行骗的背后,折射出我国单以文凭论英雄的问题。一方面,文凭成了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只有拿到文凭才能越过门槛,导致许多人对于文凭的追求不择手段。另一方面,许多单位或企业对求职者的学历把关不严,让一些人蒙混过关,鼓励了更多造假者,也让一些家长和学生有浑水摸鱼的侥幸心态。诚信和公平是一个社会弥足珍贵的财富,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建立综合多维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严格的用人把关审核,才能铲除虚假大学滋生的土壤,保护社会的诚信公平!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