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一带一路”:构筑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大观园”

特约评论员赵明昊

  丝绸之路的历史从公元前2世纪绵延至今,“一带一路”借用了“丝绸之路”这一重要文化符号,旨在唤醒沿线国家共有的文化记忆,通过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让“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焕发出新的光彩。“一带一路”所要实现的互联互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领域齐头并进。文化交流则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一带一路”建设的软环境意义重大。

  在“一带一路”沿线,不同民族和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孕育了不同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文化是民心的呈现,民心是文化的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更离不开文化融通的“软”助力,需要大力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倡导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文明互鉴意识。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对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无论是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迹发表的感言,还是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作出的演讲,习主席都阐述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道理,都表达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理念,引起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

  过去三年多来,中国持续加大对“人文丝路”建设的规划和投入力度,为实现民心相通目标不断积累条件。中国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活动,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博览会、国际论坛、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合作、博物馆交流等活动接连举行,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取得成功,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业已启动。

  近日,在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跨文化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与教科文组织在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方面有共通之处,她将在本次高峰论坛上呼吁建立“和平相处、相互理解并拥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社会。着眼未来,中国将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本着地缘相联、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命运与共的目标,共同构筑起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大观园”。(作者赵明昊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