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有毒,玩家心理问题更可怕

特约评论员卞离石

  在欧洲、澳洲等地的海滨,时常有大量蓝鲸搁浅在沙滩,往往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从表面看,这些动物并没有任何伤病,所以人们推测,这种神秘的搁浅现象,其实是一种动物自杀行为。

  当源自国外的这款“蓝鲸游戏”在部分青少年中传播时,并没有多少人预料到,如此火爆的娱乐项目,竟然与自杀有关。除了煽动玩家自残、看恐怖片等,这个游戏的终极任务,竟然是让参与者自杀,就像自然界的蓝鲸在沙滩搁浅,生命逐渐消亡殆尽。

  所谓游戏,源自人类猎捕、耕作、社交等生活,本是一种陶冶身心、锻炼技能的有益活动,也符合人类的本能需求。然而,“蓝鲸”这种披着游戏外衣的“暗黑力量”,却反其道而行之,置尊重生命、保护身体的基本人道于不顾,以剥夺和伤害他人生命为乐,如此严重侵犯他人权利、危及社会秩序,细思恐极。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迫不得已的“安乐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会容许自杀自残,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容许这样残忍无道的“游戏”存在。据报道,在游戏的起源地俄罗斯,21岁的游戏发明者菲利普已于去年被捕。根据我国刑法,这款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者,存在教唆和组织他人自杀自残行为,已经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介入查处。

图片来自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

图片来自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

  值得点赞的是,相关部门和社交平台已启动“捕鲸计划”,如QQ安全团队就对涉嫌该关键词的聊天群进行了排查,共处理12个疑似相关群,并同步启动相关关键词的搜索屏蔽。然而,这种纯粹技术性的应对措施,以及司法部门根据社会举报而开展的严厉打击,能否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就自杀自残行为而言,外因是次要因素,内因才是关键条件。不可否认,这款“蓝鲸游戏”的模式,迎合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放大了追求刺激、冒险和探究死亡的需求,故而对处在特定年龄段的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深受其害的只是少数孩子?如果他们的内心足够坚强,思想足够警惕,“蓝鲸游戏”还能达到目的吗?

  当然,要铸牢孩子心灵的安全屏障,并非一件易事,也不是空洞的口号所能完成的“工程”,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蓝鲸游戏”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流行,但引起警觉的,仅是少数家长。我们不能把抵御“暗黑力量”的重担,放心地甩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全社会包括有关部门须同心合力,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以便及时察觉到异样,采取有效对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更要赋予孩子精神上的正能量,引导孩子明确人生的梦想和追求,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以自身之正气、内心之阳光,来抵御各种“暗黑力量”。

  “为何要将自己囚禁在幽深的海底?你明明可以翱翔在广阔的天空!”期待“捕鲸计划”的启动,在依法打击“暗黑力量”的同时,为孩子筑牢外在的安全屏障;更期待孩子的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帮助孩子筑牢内在的安全屏障!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