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撤稿事件背后,同样需要客观严谨的态度

央视网评论员刘波

  近日,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一次性撤销了涉嫌造假的107篇文章,论文作者均来自中国。涉及的单位不乏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和重点高校。此次撤稿事件让学术界深感震惊,也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协高度重视撤稿事件,第一时间约见该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认为作者和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期刊与编辑同样负有责任。

  诚然,在科技学术领域爆出这样的事件是大家不愿看到的。科学研究是揭示真相、发现真理的神圣事业,真实诚信是其基本准则。论文造假的危害不仅在于损害了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不仅在于导致低水平研究重复、垃圾论文成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消解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侵蚀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但是一些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有意无意地在制造这样一种印象:审稿程序都是国际惯例,“防君子不防小人”,只是因为中国人太狡猾了,标准化流程就被中国人玩坏了,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科协在倒打一耙,推卸责任”。必须强调,这种印象与事实不符。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透视撤稿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

  首先,从邮箱造假不难质疑被推荐审稿人身份

  每一个科学杂志在接受投稿时,都会请投稿人提出几名推荐的审稿人;如有需要,还会提出几名要回避的审稿人。这起事件中,投稿人推荐的审稿人姓名是真实的,信箱却是伪造的。审稿系统给这些信箱发信,就发到造假者的同伙手里,他们给出的审稿意见自然都是赞成发表。对作弊固然应强烈抨击,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术机构人员的信箱都是所属机构的专用邮箱,这些伪造信箱的地址必然不会是所属机构的专用邮箱,所以这么多不合常规的非专用邮箱难道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怀疑?

  其次,完全采纳投稿人推荐审稿人意见是否合理规范

  引用业内人士评价:正常情况下,学术期刊不会全都采用投稿人推荐的审稿人,一般而言,编辑会从推荐的审稿人中选择一个,还会从杂志的专家库中再选择一两位专家进行评审。如果《肿瘤生物学》的编辑全部采用推荐的审稿人,很难不让人质疑他们的专家库队伍建设是否完善健全,亦或是有意糊弄?

  第三,科学期刊收费是否妥当

  从本事件的报道中,我们也注意到《肿瘤生物学》对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收取版面费,每篇1500美元,这是它跟大多数科学期刊不同的一个特点。事实上,大部分学术期刊都不收费,尤其是重视学术声誉的期刊。虽然收钱的杂志不一定不严肃,但它对虚假论文的放水行为,对一些有价值的论文因为不菲的价格限制了准入门槛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另外这次揭出的造假者的单位,除中国机构(主要是各医院)外,还包括日本爱知医科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州血液中心、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这样看来,这家杂志是“来者不拒”,任何国家任何人愿意提供1500美元的版面费,都欢迎。

  第四,撤稿事件是否造成事实上的炒作

  尽管2015年已发生过类似事件,但《肿瘤生物学》杂志并未以此为戒,居然放任类似情况持续一年多。这家杂志要么是在偷懒,要么是有意为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此赢利?我们再来看看《肿瘤生物学》这个杂志。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事件,听说过这个期刊的科学工作者估计寥寥无几。有个指标很说明问题:它的影响因子(即过去两年内该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数)只有2.9。这如果在物理、化学领域还算可以,但在生物学领域是比较低的。作为对比,肿瘤学界比较好的杂志《肿瘤研究》影响因子在9以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Cell》的影响因子更是超过20。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初,中央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到要重点解决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认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评价应突出市场和社会评价”,其主旨就在于有针对性地调整落实人才评价机制,从根本上铲除类似造假事件存在的土壤。当前,我国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科研队伍日益庞大、对科研的需求前所未有,科技界正视问题、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真正解决学术不端行为,我们完全有能力涤荡浮躁之气、建设科技强国。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