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万乘客“命悬一线”,这个教训谁买单?

特约评论员卞离石

  作为一个老西安,面对即将到来的赏樱季,本来都盘算好了,全家乘坐去年底才开通的地铁三号线,到青龙寺去看看那蜚声西北的一百多种樱花,但近期一篇名为《西安地铁你们还敢坐吗》的帖子曝光后,这个乘“西安最美地铁”春游的计划也就此“冻结”了。

  据新华社报道,3月20日晚,西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地铁三号线问题电缆抽检结果和相关问题调查进展情况,“从检测结果看,地铁三号线低压电缆5个抽检样品不合格。”电缆不达标,可能会导致电流超过电缆承受能力,引发起火等事故。而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冗余量要求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条日客流量34.5万人的地铁线路,就这样置乘客生命安全于不顾,使他们“命悬一线”,且蒙在鼓里。

  事件曝光后,西安市政府的处理可谓雷厉风行:经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为不合格的电缆,将在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全部予以更换;“将邀请国家安全监管和地铁运营管理专家,对已运行的地铁一、二号线同步展开安全检测,保证地铁全线网运行安全”;涉事的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的8名相关人员,已被依法控制,等等。客观上,这些措施有利于缓解公众情绪、恢复公众信心,但“亡羊补牢”不能浮于表面、止于就事论事,还须在“深挖细究”上下工夫。

  为什么如此严重的安全隐患,要靠“内线”举报才得以曝光?诚然,应当感谢那位勇敢的匿名举报者,身为奥凯电缆公司内部员工的他(她)挺身而出,将黑幕和盘托出,否则这起公共事件不可能这么快就大白于天下,那把危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将悬于头顶。问题是,“猫腻”常有,而“内线”不常有,关系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工程,其质量问题理当由施工、质检、监管等多方加码保障,可不曾想,这条地铁还是用了不合格的电缆。

  其实,之所以“举报”比“自查”管用,不是举报者有多“能干”,而是当地安全监管机制在这条地铁线路上已然“失灵”。对于负有监管职责的机构和人员,他们并不缺乏专业的眼光和水平,对电缆“以次充好”这等问题,甄别起来应该不存在技术难题,纵然拿着“疏于大意”的托辞当挡箭牌,也洗不掉渎职失职的嫌疑。

  况且,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资历和实力寻常,能通过正常的招投标程序,击败包括大型央企在内的6家竞标对手,拿到这份地铁大单,也让人不无生疑。当然,靠“最低价中标”,或许也能站住脚。但不应忽视的是,在之前的网络爆料中,不仅提及了行贿内幕,还指出存在“打招呼”“关照”的利益输送链。如此似乎能很好地解释,为何该公司能成功中标,为何不合格产品能通过层层监管。而这也恰恰是接下来,有关部门顺藤摸瓜、挖出利益链的重要线索,要让相关利益方,为这起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买单”。

  安全生产无小事,它关系公共利益,关乎生命安全;其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一环也不能有差池。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人命关天,安全至上。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地方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西安地铁三号线拉响的警报,为安全生产再绷紧弦。相关部门应深刻汲取教训,一边严查涉嫌违法犯罪的责任人员,一边尽快从制度机制上为安全监管、招投标程序、工程反腐等扎紧“篱笆”,杜绝“权力加持”和“权力寻租”,让地铁线路不再用不合格电缆,让公众不再为公共安全而忧。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