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治贪腐,风清气正好扶贫 

特约评论员唐雪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曝出党员干部在扶贫领域腐败违纪问题。扶贫攻坚本是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大事、好事。然而,这种“雁过拔毛”式的腐败,不仅违背了党和国家带领群众一起脱贫致富的初衷,更破坏了党与群众建立的鱼水之情,腐蚀党长期以来建立的执政根基。

  笔者认为,此类问题说明,我们在扶贫领域的反腐败还需要进一步抓狠、抓细、抓准,还需下一番“绣花”功夫。

  首先,要找准理想信念的针。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反腐的高压态势,也取得了不少成效。然而,“治标”更需“治本”。小到山东东刘井村村干部、湖南枫树村村干部等“苍蝇”,大到薄熙来、周永康等“老虎”,无不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在歪风邪气中“染了病、变了形”。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的“为官四要”(即为官之本、为官之理、为官之德和为官之义),正是为了告诫我们要筑牢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理想信念的针绣好纪律之花。

  其次,要穿好监督制度的线。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方能为民造福,滥用权力终会害人害己。从这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不论权力大小,只要它游离于制约监督之外,都可能被滥用,从而侵害群众利益。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抓细、抓准,不分权力大小主次,用监督制度的线,一并将其绣入制度的口袋。党的十八以来,通过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我国反腐的有效机制已初步形成,但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各项法规制度迫在眉睫。

  治贪腐还需扎好党规党纪这根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行动的重要准绳,也是系好 “制度口袋”的重要一环。党中央频频强调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从以反对“四风”为重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讲话、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是党中央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方面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2016年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是把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这种以纪律“祛病疗伤”、激浊扬清的方式,使得党内政治生活展现出了新气象,为新形势下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当然,全国上下也要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项监督作用,自上而下形成合力,搞好反腐大合唱,下足反腐“绣花”功,绣出一幅风清气正扶贫好画卷。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