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气质里有曾经背过的“诗”

特约评论员秦川

  近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以一股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强势关注,诗词歌赋也瞬间成为流行爆款。这档节目之所以倍受赞誉,不只是因为它具有的文化担当,更在于它帮我们激活文化基因。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灿若星河的诗人、词人,久在诗词熏染之下,恐怕每个稍微有点文化常识的中国人都会背上几首,而诗词大会最直接的功效是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让观众沉浸其中,并更加热爱上诗词、更加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种唤醒,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倡导公众背诵诗词的层面,而是有更深沉的价值期许。原因很简单,“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这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基本宗旨。品赏古代诗词,我们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中那些至真、至纯、至美的元素,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在今天忙碌而浮躁的时代,增强归属感,活得宁静而优雅。

  进而言之,通过诗词大会,我们也在激活文化基因。正如点评嘉宾蒙曼所言,当我们享受着美,享受着来自《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浸润的时候,我们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诗词大会在呈现绝妙好词的同时,也唤醒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生发出身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另一名点评嘉宾康震认为,古典之古常常为今日之大用,这个大用就是涵养民族气质,孕育民族品格,培育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诚哉斯言!今天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正是为了更好地涵养民族气质、孕育民族品格。是故,不独从古代诗词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从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感悟到民族品格和精神。

  早在2015年7月,文化部就提出,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前不久,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提出,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传承传统文化是个浩大工程,难以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有更多的载体应时而出,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从文化益智节目出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传播形态,这样我们不仅更有文化自信,也会拥有更丰富和辽阔的精神家园。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