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有“觉悟”的“廉年”

特约评论员乐兵

  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在走亲访友、人情往来的传统习俗下,党员干部如何过个“廉年”,让喜庆祥和的节日远离“腐败雾霾”,“觉悟”至关重要。

  有“觉悟”就会主动过“廉年”。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时任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他的举荐之恩,趁夜深欲送十金给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怒而拒绝:“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杨震暮夜却金,既有“咫尺斯须已四知”的认知,更是“为国推贤匪惠私”的觉悟。党员干部应当明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敬畏“人在做,天在看”的良知,守住底线,两袖清风过“廉年”,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当然,党员干部过“廉年”,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以“公与私”的标尺丈量自我。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杨开慧的挚友李淑一托人找到毛泽东,请求调到中央文史馆工作。毛泽东在给秘书的信中说:“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无情未必真豪杰,毛主席恋亲、念旧、济亲,但不为亲徇私、不为旧谋利、不以公济私。党员干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守好家门,涵养家庭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良好家风,在身边筑起阻挡节日腐败的“防火墙”,让“廉年”从家庭开始。

  有“觉悟”就会自觉遵守法纪。《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臣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功成名就的,有说金榜题名的,有说富甲天下的。朱元璋听罢一一摇头,直至听到一个叫万钢的大臣答“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才龙颜大悦,点头称是。人其实最快活的时候是自由,而法纪就是自由的“护身符”。有了这种觉悟,才会明白严管就是厚爱,严格遵纪守法,自觉把党规党纪当成自己的“紧箍咒”,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标杆,行干净事、过廉洁年。

  诚然,党员干部过“廉年”,并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要“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春节假期,党员干部多出去走走是好事,但眼睛要“向下看”、脚步向“僻静走”。通过走访“穷亲戚”,及时发现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竭尽全力地帮他们解决眼前的苦难;多去访访有“难”的朋友,与他们坐在“一条板凳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出出主意、想想办法,让“情味”更深,让“廉味”更浓。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有了觉悟,才能心明眼亮,能辨是非、明公私、知取舍。让党员干部的觉悟之花在春节里绽放,让浓浓的“廉味”像迎春花那样盛开。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