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解“空巢”困境,别让老人“空心”

特约评论员李松林

  近年来,早期响应生育政策号召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逐渐进入养老期。而在此时,第一代独生子女刚刚迈过而立之年,肩膀上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不能陪在父母身边成为常态。这样的现实使独生子女父母注定要经历漫长的“空巢”生活。而对于“双独”夫妻来说,双方父母养老面临更多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今年年初全国“两会”上,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透露,我国201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老龄化速度比较快。而在总体庞大的老年人口背后,“空巢老人”、“空心老人”、留守老人等人群无疑最具代表性,也是老龄化冲击浪潮下,抵抗力最低、感受最明显的群体。

  其实,“空巢”老人的困境,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方面。“空巢”的背后,更有“空心”。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曾对该市2000多名老人的生活展开调查,发现只有逾四成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居住,95.5%的老人一个月内能与子女见一次面,有19.9%的老人表示“很需要老年心理咨询”。窥斑见豹,如何化解他们的尴尬、纾解他们的“空巢”困境,是摆在家庭、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

  要看到,“空巢”老人逐渐增多,不只是一个全球人口发展的共同大趋势,这背后也印证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步伐。比如,“流动型社会”的出现,导致两代人分居生活的趋势日趋频繁;户籍坚冰、社保福利等地区间路障的存在,使得老人随子女共同居住较难实现;而养老服务的地区间的巨大差异和养老市场总体供给的不足,也让“空巢”困境愈演愈烈……

  解决“空巢”困境,是私事。之所以说是私事,是因为家庭首先是纾解“空巢”困境的第一道“阵线”。近几年,全国各地相继出台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法规,那些漠视父母、常年不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受到来自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制约。同时,也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以“孝老假”、“护理父母假”、“孝老金”等方式倡导子女陪伴父母,为子女与父母团聚创造条件。种种办法用心良苦,从不同方面形成破解合力,但让好办法、好点子完整落地,才能真正缓解“空巢”困境。

  解决“空巢”困境,也是“公事”。除了继续推进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居家养老”以外,政府部门也应真金白银地从政策、资金、税收等层面给予养老服务支持,助力养老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比如,北京市政协委员王静建议,应进一步推进社区养老照料中心的发展,把社区变成老人温暖的大家庭。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纾解“空巢困境”,既要鼓励“家门口的养老”,也要打破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的“玻璃门”,激活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做大养老服务市场的整体蛋糕。如果市场能提供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养老服务,“空巢”老人的生活境况就会得到有效改善。

  此外,一些社会公益组织、爱心团体也大有作为,这尤其需要有关方面配合,为他们的活动提供保障条件。公益组织或爱心团体可以通过“爱心上门”,让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空巢”老人家庭进行摸底、走访和探望,将掌握的实际情况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或公益组织内部,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

  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形势严峻,以制度合力纾解“空巢”困境,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养老保障,已时不我待。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