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四点希望” 点亮文艺“筑梦空间”

特约评论员杨飞

  11月30日上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在讲话中,习近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4点希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在讲话中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点希望,就鞭策着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文艺工作者必须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要创作出接地气有灵气的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就应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用自己的笔端倾诉出人民的喜怒哀乐。

  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优秀作品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当前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文艺工作者更应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让作品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4点希望”契合了文艺创作规律,有助于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筑梦空间”更精彩。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