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家到70家,老有所养不能是空话

特约评论员林风

  据报道,自2009年起北京市建了2000家“托老所”,但是存活下来的只有70家。目前,北京市正在全面摸底社区资源。通过整合各种闲置资源,拟建设13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交给专业公司连锁运营。

  2000家“托老所”,存活率如此之低,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个中经验教训自然值得汲取。有必要指出的是,2015年的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量已达到2.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6.15%,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银发社会”。能不能激活养老资源,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群体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养老体制改革的红利分享。

  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养老院的双轨制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现象——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入住困难;民办养老院空置严重,运营惨淡。如此现实,屡屡遭受民众诟病。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开始把脉实际,寻求解决之道。北京全面摸底社区资源,整合各种闲置资源,拟建设1300家社区养老驿站,的确算一个好的姿态。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养老驿站的运营状况和前景是一回事,如何吸引社区民众,激发其入住热情又是一回事。一句话,好事如何办好,仍需实践来交出答卷。

  比如,养老驿站将“免费交由专业养老公司运营,居委会、村委会今后只负责协助驿站向老年人介绍服务”,那么,该如何确定专业养老公司的“上岗”资质?在此过程中,能否给予老年群体一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怎样保证居委会、村委会绝不“越位”?又如,“驿站收取的服务费必须要低于市场价,可适当高于成本价”,这个价格区间谁来确定,一旦发生违规乱收费,如何问责?再如,“对‘特困人员’则需提供免费服务”,那么,特困人员的资料如何审核把关,怎样防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这些疑问,都有待后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规范,否则,养老驿站的初衷难免会打折。

  当然,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北京的思路无疑值得肯定。问题是,纾解养老压力,是一个非常艰巨而浩大的工程,仅有养老驿站的建设远远不够。最重要的,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着眼于政策优化和顶层设计——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调整养老机构的结构,促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既要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产品,也要督促地方相关部门落实国家补贴、减免优惠税费等政策的落实,加大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支持。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对老年群体多点宣传和引导,让他们放心、安心、开心地走进养老院。

  中国民政事业的“十三五”规划提出,鼓励政府投资新建、改建、购置的养老服务设施等进行社会化运作。这是一个明确而积极的信号。纾解老年群体的焦虑,守护每一位老人的权益,就是要各级政府扛起责任,就是要决策者、治理者们多动脑筋、群策群力。毕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