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六中全会开启党建新征程

特约评论员刘晨光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拿出前所未有的反腐力度,已经证明了自我纠正、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诚心正意。刚刚闭幕的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必将开启中共党建新征程。

  党建核心目标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而组织力是执政能力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曾以组织严密和纪律严明取胜。在新时期新条件下,尤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党的基层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管党治党显得“宽松软”,组织建设也不够得力。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组织建设软弱涣散,甚至严重缺位,不断涌现的新社会组织和新城乡社区也存在真空地带。有的党员入党,实用动机很强,或者就是跟风,而一些党组织吸收党员也不加拣择、泥沙俱存。面对这些情况,中国共产党本能的危机感和忧患感,使其意识到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目标,已取得显著成效。

  真正提升组织力,应该通过制度建设来管党治党,使组织力常态化、稳固化。

  王岐山同志曾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步目标,制度建设力求超越“不敢腐”的底线,向着“不能腐”前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制约,即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推荐毛泽东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针对的就是目前确实存在连党委会都不知道该怎么开的情况。党内政治生活出现庸俗化、随意化、无聊化,有的甚至到了轻浮化、儿戏化的地步,非但不能加强党的组织力,反而削弱了党的力量、败坏了党的形象。

  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要通过组织制度来硬性规定,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危机关头,往往也是诉诸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组织力,才顺利渡过。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都是最好的经验总结,关键就在于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有效实行起来。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应以组织力带动教化力,真正发挥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党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优势都在于自身是一个有信仰、有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永远“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政党。党的能力之强,不仅在于组织的数量,更在于组织的质量。列宁同志曾告诫过,“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党组织的质量应该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精神境地上。进而言之,党的能力之强,不仅在于组织力,更在于教化力。

  首先是对党员干部的教化力。许多实地调研告诉我们,党组织有了覆盖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真正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仍是问题。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本身就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训练与教育。理想信念不是心灵鸡汤,更不是精神鸦片,强化理想信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书面,还要有具体实在的组织制度抓手。就此而言,六中全会以组织力带动教化力,开辟了党建新征程。

  教化力也要对人民群众起作用。这不是说直接向人民群众提什么高标准严要求,而是由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尤其是由领导干部以上率下,通过人格力量形成对人民群众的感召力。六中全会显示,中国共产党有决心有勇气有魄力,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做起,从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做起,从高级干部做起,重整党规党纪,凝聚党心党魂。(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