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供暖问题当做“治理超车”契机

特约评论员李松林

  冷空气频繁突袭,北京气温持续走低,今年是否会提前供暖,成了不少市民心头一个大大的问号。市城市管理委供热办相关负责人10月31日表示,本周将召开第二次气象会商,对11月7日前后即将出现的一股冷空气进行研判。如果在法定供暖日11月15日之前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有可能提前供暖。

  套用一句歌词,2016年的第一场冷,比往年时候来得更早一些。这几日,北京的气温一再走低,而东北地区早已下起了纷纷大雪,不少人直呼“穿秋裤也扛不住了”。在此现实下,“能否提前供暖”这一话题迅速升温。这是民意的呼声,值得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打捞倾听。

  应当说,是否启动提前供暖,涉及一系列的繁琐程序和利益博弈,比如分析调查、部门之间的协调、各项硬件准备等等,甚至,提前供暖也可能让空气质量提前承受压力。但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可不是一句空话。当前,对于供暖问题,民众所关心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供暖能否早,这是民生冷暖的问题。据气候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冬季偏冷的概率较大,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地方都气温骤降,民众措手不及。考虑到老人、孩子、病残群体等的特殊需求,能不能从民众感受出发,缩短漫长繁琐的协商决策流程,实现提前供暖,不仅拷问城市管理者对现实状况的敏锐度,同时也测量着一座城市的良心和人性。

  其二,供暖能否巧,这是服务思维是否与时俱进的问题。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现行的“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的供暖时间标准,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十多年时过境迁,这一标准是否依旧科学合理,是否与现实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契合,有无适当修正的必要,也需要相关部门与时俱进,科学决策,实现观念和服务手段的更新换代。

  其三,供暖能否好,这是技术是否完备、管理能力有无跟上的问题。供暖问题是“年度考题”,理论上讲,各地职能部门的“答题能力”理应一年好过一年。遗憾的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的民众抱怨,即使供暖以后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暖气设备成了摆设、供暖温度不达标、白天停暖晚上才供暖等。这其中,一些问题年复一年,俨然成了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提前谋划和完善,及时堵住供暖的“跑冒滴漏”。

  2009年,北京首次提前供暖,2010年起,北京开始形成气象会商机制。市民期盼,会商机制能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看天供暖”的人性化决策方式,真正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当然,需要提醒的是,不止北京,其他地方的执政者都应明白,供暖问题,不仅是治理能力问题,更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不仅要看“时间表”,更应对照“温度表”。如此,才能在民意呼声和公共决策中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在提升治理能力的竞赛中把握机会,实现“超车”。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