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剑走偏锋的名字尴尬了孩子的人生

特约评论员李松林

  新学期开始,一名叫南航的同学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到。他说,“来到南航,听到大家叫我南航,感觉很奇妙。”这再次激起了大家对人名的讨论。网友整理发现,一些人的名字“不走寻常路”,比如“端木女王”、“倪罗飘雪”、“王子拼拼”、“光音金刚”、“史诗王爵”、“陆焰之瞳”……

  我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民法通则》、《户口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也赋予了公民姓名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儿随父(母)姓”是传统的取名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结构、公众心理和民风民俗的变化,这一“传统”正在被撬动。一些父母给孩子取名,力求要让人眼前一亮、一次记住甚至“一鸣惊人”。在此逻辑下,姓名符不符合公序良俗、能不能对接个人权益,似乎变得无关紧要,是否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才最重要。这样一来,“姓名尴尬”以及由“姓名尴尬”带来的公共管理成本抬升,难以避免。

  事实上,类似情况存在很多年了,且早已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重视。2003年,国家语委就曾有意出台一部《人名规范用字表》,准备给那些起名喜欢剑走偏锋的人士戴上“紧箍咒”。这在当时还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和争议。此后多年,也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要立法“规范”姓名权。及至2015年,“全国首例姓名权行政诉讼案”作出判决:驳回原告“北雁云依”(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要求办理户口登记的诉讼请求。从个人享有的实际权益和公共管理角度来说,取名的确不是一件完全的私事。

  当私权利和社会规则相碰撞,如何取名就超出了家庭小事的范畴,而成了关乎整个社会管理运行的一个大事。此前就有报道,一些名字生僻的人,在办理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险时屡屡受挫、劳心又累人;还有一些人不堪他人议论,想要改名,进展却并不顺利。要看到,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名字的背后,对应的是整个社会的交往互动和个人享有的诸多权益。姓名得当,孩子的学习、生活、工作就可能如鱼得水;姓名不当,容易遭受讥笑、成为他人谈资不说,也可能影响相应权利的兑现。因此,父母给孩子取名,不论是出于某种朴素期盼还是美好祝愿,抑或是迷信风水,都应该避免一味求奇、剑走偏锋。

  姓名是一个人的标签和形象所在。姓名中尽可能突出个性和家庭文化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求新、求异、求独特,就难免给孩子的工作生活带来各种麻烦。给孩子取名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耐心活儿,父母绝不能过分任性。化解姓名尴尬,需要父母们多用心,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与时俱进,倡导和宣传姓名规范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给公民改名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条件。

  参与调查:父母给孩子起怪名,这事儿你咋看?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