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扛不起太多的道德期待

特约评论员李松林

  最近,有一件事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大致经过是这样:日前,在北戴河开往天津的高铁上,一个不到周岁的宝宝止不住哭闹,遭到同车厢一男子回头怒视多次,后来男子忍无可忍,终于爆发:“能安静点吗,我们很累。”面对斥责,宝宝父亲一怒之下将矿泉水瓶砸向该男子。这在某网站成了一个讨论热帖,讨论各方你来我往、面红耳赤,就差“赤膊约架”了。

  为此,有人写了一篇《高铁熊孩,道德是最无力的约束》,此事热度继续升温。

  “导火索”很小,一旦引燃,后果往往可怕。围绕此事,道德与素质、教育与修养、情与理、爱与恨,各种讨论不穷,甚至有人认为,“熊孩子就不该带上高铁”。其实,此事件中的所谓“熊孩子”,本就是一个伪概念。不足一周岁的宝宝,其生理、心理、情绪本身很难实现自我控制,能叫做“熊孩子”吗?退一万步讲,此前媒体曝光的一些“熊孩子事件”也说明,从来就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动不动就以成人的眼光,要求“熊孩子”要听话、消停、讲文明,注定是一厢情愿,对化解矛盾、增进谅解无益。

  以成人的眼光,衡量和评判孩子的言行,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在过往的一系列公共讨论中,我们也总是习惯了发牢骚、耍脾气,习惯了急赤白脸马上分出对错,却很少谈规则和保障。实际上,现代社会要想运行良好,很多时候,恰恰依赖于成人对基本规则的认同和对保障缺失的弥补。

  先来谈规则。作为家长和乘客,在携带小孩公共出行之前,就应该对突发情况有所预判和准备。一旦出现孩子吵闹,可能影响他人时,不妨按照高铁有关提示,将孩子带到车厢连接处安慰。遗憾的是,这位孩子家长并未这么做。此事的保障缺失则体现在,从网络爆料来看,从头至尾似乎没有高铁乘务人员主动帮助孩子父亲,也并未在旅客产生矛盾时及时进行调解。这些,其实都是高铁方面应该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而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全民出行”将是大势,为预防类似情况,是否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尝试设立一些婴幼儿的专用车厢呢?

  有对规则的认同和遵守,有对保障漏洞的排查和修补,在此基础上,还不能忽视基于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如前所述,从来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一些家长之所以“熊”,就是因为缺少了对社交礼仪的学习、对他者权利的尊重以及主动道歉的勇气。这不是OUT,是太傻太天真。

  这些年,有一句话在网络上很流行——围观改变中国。其实,围观是改变不了什么的,以情绪和嘲讽介入事件,只会为公共讨论留下“一地鸡毛”。从围观中看到不足和缺憾,正视并改进它,才能收获整个社会的成长。公共服务提供方,弥补保障缺失,提升自己的应急能力和服务品质;公民个体从我做起,涵养、践行自己的修养和公民责任,才能在“陌生人社会”的冲突中,凝聚起理性和互谅,走出类似“道德的泥沼”。

  参与调查:高铁出行,你遇到过“熊孩子”吗?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