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唱衰“一带一路”,可以休矣

特约评论员王义桅

  面对“一带一路”热,境外媒体出现了各种唱衰“一带一路”的噪音杂音,诸如“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文明冲突论、地缘冲突论等,不一而足。

  其实,“一带一路”并非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而是旨在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21世纪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补全球化短板,推动全球化从部分全球化到包容性全球化方向发展,不能用历史简单参照,更不能用西方作参照系。

  对于各种风险,应辩证理解“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欧亚大陆文明断裂带,但是在断裂之外我们也应看到文明的融合。比如阿富汗,处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一书所描绘的文明断裂带,但我们也看到伊斯兰教、佛教并存的现象,巴米扬大佛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因此,既要看到文化、语言的隔阂,看似中国与许多邻国彼此间心理距离远大于沿线国家与西方距离,也要看到民心相通存在千年之久,共同的历史记忆普遍存在。要挖掘被现代性掩盖的传统性,让历史的记忆在今天形成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强调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实现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就是化解地缘冲突的有效途径。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一带一路”的成本与收益,应整体、长远看,不能成为西方经济学奴隶。比如,高铁带来的正外部性,是唱衰者没有看到的,即建设高铁带来的沿线房地产、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是西方经济学解释不了的。因此,算“一带一路”账,不能只算经济账,更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来算。按照经济学家统计,中国只需要6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就够了,中国三四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大头都是应用来投资的,这与扶贫开发的钱和国内其他财政投入不是一回事。

  个别言论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主要向美国开放”的阶段,缺乏主心骨,或担心引发与美国的冲突,唱红TPP而唱衰“一带一路”,甚至认为从盯着西方发达国家到跟穷国混,开放的档次降低了。

  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一带一路”时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各种唱衰“一带一路”言论,不能说出发点都不好,但多半就事论事,将个案等同于整体,将“一带一路”视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没有准确、全面理解“一带一路”,而是以西方视角、过去经验的臆断,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还不自觉配合、呼应了国际上的“一带一路”威胁论,可以休矣。(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近著《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