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生命力的升华

特约评论员蔡恒进

  “创新”是2016年初夏的主旋律。习近平主席在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30日“科技三会”上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创新事业寄予厚望。文艺复兴和大航海为现代西方文明辟源,而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兴,则需要我们以思想和实践的创新、人文和科学的交汇,充分激发新一代青年才俊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和世界的圆融,从而完成人类智慧之源的发现和人类新文明的创造,迎来繁若星辰的中国人才盛世。

  早在2014年3月,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就指出:“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认识到思想的重要性,本着探寻人类认知本质的初心,结合过去十余年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我们提出了自我肯定需求理论,它以一个简明的切入点,揭示了智慧如何产生、人如何健康成长、一个集体坚持自主意识为何重要。

  人与动物差别的最大之处在于自我认知。婴儿出生时大脑约重370克,脑重在三岁就已经接近成人,大脑内突触数量在人五岁时就已经达到顶峰。在神经发育的层面,重量的增加一方面因为新突触的产生,另一方面因为弱的突触得到了加强。在大脑快速发育阶段,神经元在快速连接的同时受到来自皮肤的强刺激,比如冷暖、疼痛等,这就使得婴儿产生了区分“自我”和“外界”的意识(即“原意识”),通过皮肤这一明晰的物理边界可以获得。原意识一旦产生就难以被抹杀,它还可以通过个体间交流传播。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流、人类能够发现宇宙的规律性,这些都源自于原意识。

  这种关于“自我”和“外界”的剖分逐步演变成关于“自我”和“外界”的观念,最终形成一个强的自我意识。“自我”通常指的是内心,而非身体,既可以向外延伸,也可以向内收缩。随着经验增多,“自我”与“外界”的边界可能发生变化并模糊,此时,“自我”这一概念就可以脱离物理和现实的束缚而存在。也正因如此,原意识难以被发现。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先验的存在,它是大自然的巅峰之作。

  从诞生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与世界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用世界观照自己,又凭借自己的意志影响世界。在这个交互的过程中,强的自我意识不断深化,会形成一个自我保护层作用于“自我”与“外界”,即“认知膜”。像细胞膜保护细胞核一样,认知膜起到了保护自我认知的作用,它一方面过滤外界的信息,选取有益部分融入主体认知体系,另一方向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主观上缩小对方差距,使个体保持积极心态,朝成功努力。认知膜为主体的认知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确定了多个不同层面的“自我”的存在,如个人、组织、企业乃至国家。个体的认知膜最终要能与集体乃至社会的认知膜相融,在融合的过程中互相丰富。

  自我意识需要不断地通过外界的肯定来确认“自我”,这种刚性需求最终使得人对自己的评价略高于其认知范围内的平均水平,在分配环节他更希望得到高于自己评估的份额。我们将这种需求称为自我肯定需求,这是人类一切个体和组织生存、发展、灭亡、跃迁的底层逻辑,它既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诸多矛盾的起源。人要不断地求知、求真,确立“自我”的实存。一个健康成长的人能够使得自己的自我肯定需求不停得到适当的满足,自如地应对“外界”。“自我”越来越强大,能够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成长到一定阶段,就可能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实现所谓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即使受到在物理世界规律的约束,人依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教育的理想,正是帮助每一个学习者形成其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张扬属于自己的独立个性,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圆融”生命。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自省和学习,丰富“自我”的认知膜,让自己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应对风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界”,让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滋润和成长。创新正是自我意识在经历充分的滋养,得到充分的发现,最终实现爆发的结果。中国人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青年一代在人工智能时代选择将自我实现和社会、科技发展相结合的多样化发展,本质上就是自我肯定需求得到了满足、认知膜更加丰富之后,实现人类生命力的升华。

  智能与“自我”是表象与内涵的关系,它们通过教育得以共同完善。自我意识微妙的发端,使得个体从诞生之时起,就要不断地探索,确证“自我”的存在。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就能够找到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要实现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在国家有效引导和互联网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不为短期财富所困、不为西方学术话语所绊,在布满荆棘的成长道路上认清自我、为自我担责、找到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成为中国的“创新一代”,为“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及中国梦的实现担当重任。(作者蔡恒进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教授、博导)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