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清气明”中砥砺前行

特约评论员段思平

  林语堂曾说过,祖先崇拜就是中国人的宗教,这种对先人的追思,在清明节表现得特别突出。通过扫墓祭祖表现清明之思,体现了中华文化重视孝道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先祖的尊崇感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时代在变,清明节的文化内核不变,但在祭拜形式上,却出现了新的风尚。比如在倡导低碳环保的时代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摒弃燃香化币、鸣炮焚祭的传统做法,主张采取“文祭”,即通过写文章寄托哀思的祭奠方式。把对故去亲人的感念诉诸文字,可以私藏自赏,也可投寄发表,无论如何,在成文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在进行与逝去亲人的心灵对话,表达了怀念与真情,这种回归祭祀情感本源的做法,无疑为清明注入了一股新风。

  除了“文祭”,其他“绿色祭扫”的创意也不少,如鲜花换纸钱、天堂信箱、视频祭扫、网站祭奠等,这些新风尚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响应。但在祭扫创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伪创新,少数不良商家生产另类祭品售卖,如“金山”“银山”等奢侈品,“海鲜大礼包”、“财富套装”等新花样。这些层出不穷的奇葩祭品,表达的不是对先人的怀念,而是今人之间的炫耀和卖弄,不仅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无形中助长了竞奢炫富的不良风气,也让清明节的文化变了味,使得节日的氛围变得庸俗。

  其实,清明祭祖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而不在于物质层面,想明白了这一点,便没必要在祭品上过度追求奢华。正所谓“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孝悌之道是清明节的文化内核,在对先人的慎重怀远中,我们也有必要教育后人孝顺长辈、承担家庭责任。近年来每到清明,就有一些地方推出“成人礼”活动,这也成为一种清明新风尚。“成人礼”本是一种古礼,但在遵古不复古、删繁就简的基础上,被注入了新的时代特征。选在清明时节进行这一仪式,就是启发年轻人,在追思先人的同时,也要继往开来,学会做一个对家庭、社会有益的人。

  树立新风尚,抵制新陋习,惟其如此,先人才能在我们的追思中不朽,我们才能在“风清气明”中砥砺前行。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